(一)主要病害
1、荔枝霜疫霉病,屬真菌病害,主要危害果實,也為害花穗和嫩葉,病部呈水漬狀,褐色,上生白霉狀病原菌,致使果實腐爛脫落,花果腐爛或干枯。連續數天下雨,天氣濕度高,氣溫22—25℃,通風透光差的果園發病迅速,特別是在果子著色后,發病更重。
防治
①采果后修剪清園,減少初次侵染病源;
②噴藥防治,通常用90%乙磷鋁錳鋅500倍液或25%瑞毒霉600倍液,58%瑞毒霉錳鋅400倍液,64%殺毒礬600倍液,可殺得2000用1000倍液。開花前后噴施,特別在果子著色下雨過后噴施,共噴3—4次;
③合理施肥,避免偏施氮肥,要增施磷、鉀肥。
2、炭疽病,屬真菌病害。果實發病時病斑園形、褐色、邊緣棕褐色、中央產生橙色粘質小粒,受害果肉變味腐敗,樹勢衰弱,可形成枯梢或小枝和葉片變褐枯死,初浸染主要是樹上的病枝葉。24—28℃最適合其發病。
①冬季清園,減少病源;
②噴炭疫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,或可殺得2000用1000倍液,或噴5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滅病威400倍液。
主要蟲害
1、荔枝蝽蟓:每年發生一代, 以性未成熟的成蟲越冬。
2—4月交尾,3—5月產卵最盛。初孵若蟲數小時后分散取食,危害嫩梢、花穗和果實,導致枯梢,落花落果。
防治:
①從越冬成蟲開始活動致產卵前, 或在卵塊的初孵期,噴9 0 % 的敵百蟲600倍液,或20%安綠寶1000倍液;
②在荔枝蝽蟓產卵初期放平腹小蜂進行生物防治。
2、荔枝蒂蛀蟲(又名爻紋細蛾):廣東、廣西一年發生10—11代。以幼蟲在荔枝、龍眼的冬梢或早熟種荔枝花穗的穗軸頂部越冬。越冬代成蟲出現于3月底4月初,卵散產于果實龜裂片縫間或花穗、嫩梢上。幼蟲孵出后自卵殼底部蛀入果實或嫩梢內取食,造成落果、蟲糞果、花穗或嫩梢干枯,老熟幼蟲在郁閉的葉片結繭化蛹。
①抑制冬梢,搞好清園降低蟲源;
②在蛹羽化率達40%和80%時噴90%敵百蟲800倍加8817倍的混合液,或20%安綠寶1000倍液。
3、荔枝小灰蝶:一年發生3代,第一代幼蟲在4—5月份鉆蚊危害早熟種果實,一般從果實中部鉆入果內蛀食果肉、果核及部果殼,其蛀孔園形周邊整齊光滑,蛀孔不附蟲糞,可造成落果。一條幼蟲能使2—12個果實受害。防治可用8817500倍液或20%速滅殺丁8000倍液噴。
4、龜背天牛:一年一代或兩年一代,以低齡幼蟲或蛹在樹干或樹皮下越冬。6—9月成蟲出現,成蟲體背被黑色和虎皮色絨毛斑塊,形似龜殼狀斑塊。卵多產于粗1—3cm枝條或枝叉的皮層下,孵化后幼蟲向樹皮下蛀食,并逐漸深入木質部形成長蛀道。成蟲喜環食樹枝皮層引致枝梢干枯。
①人工捕殺成蟲,并于8—12月常檢查枝條,發現皮層有半月形產卵點即用小刀刮除卵?;虺醴鮿酉x;
②用棉花團蘸樂果或敵敵畏乳劑5—10倍液,塞入蛀道;
③用“克牛靈”膠丸劑熏殺幼蟲效果更好。
5、荔枝癭螨:每年發生10代,以成螨和若螨在葉片或枝條上越冬。4月開始大量繁殖,5—6月危害最盛,以若螨、成螨吸食荔枝葉片、嫩梢、花穗、果實的汁液,被害部形成黃色至褐色毛氈狀。
①清園,剪除并焚燒被害的葉片以減少蟲源;
②用20%的三氯殺螨醇800—1000倍液,或40%樂果1000倍液,或用克螨特、掃螨凈等噴殺。
6、荔枝葉癭蚊:嚴重為害葉片,以低齡幼蟲在荔枝老葉的蟲癭內越冬,2—3月老熟幼蟲離癭入土化蛹,4月上中旬成蟲從土壤羽化飛出,并在幼葉上產卵、孵化后幼蟲直接從嫩葉背潛入葉肉。被害部逐漸增大呈泡疹狀突起的癭室。
①4月上中旬越冬成蟲羽化出土前,用5%鋅硫磷40倍拌細泥沙撒施全園后淺耘表土;
②春、秋梢展葉前噴40%樂果1000倍液,或90%敵百蟲800倍液。
|